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書法繪畫

          書法學習創作需要什么

          書法繪畫 書法繪畫 2021-03-26 07:30

          來源:美術報

            在中國人看來,書法不僅僅是寫字而已,更是深蘊著民族歷史凝成的文化精神和哲理內涵,熊秉明先生曾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正是體現了這種思想。

            然而,在書法學習、創作的過程中,寫好書法,創作出可經典傳世的作品?劉永軍認為,在將書寫作為日常的古代,想要寫出好作品,“天然”與“功夫”缺一不可。

          宋 趙佶 《夏日詩帖》冊頁  楷書宋 趙佶 《夏日詩帖》冊頁  楷書

            書法中的“天然”與“功夫”之辨

            文 / 劉永軍

            書法藝術的傳承與革新離不開作為主體的書家的推動與努力。就像大多數領域對人天資與努力的探討一樣,書法中也強調書家的天資與勤奮。書家的用功是其審美選擇的結果。表現在書法上為書家對某種書體或者某種風格樣式的長期學習。在書法學習中,“功夫”更多的體現為書家對古法的學習。因此,“天然”與“功夫”在書家習書時同樣重要。

          明  董其昌  行書 臨閣帖冊(八開) 局部 上海博物館藏明  董其昌  行書 臨閣帖冊(八開) 局部 上海博物館藏

            資貴聰穎:書法因天資而顯靈秀

            一個書家的天資往往能掀起一個時期的藝術風尚。金農作為清代前碑派書家的典型代表,他在書法上的天資表現為有敏銳的藝術洞察力,敢于叛逆當時帖學的籠罩,形成自己標新立異、面目繁多的書法風格。他不僅擅長隸書、行草,還在此基礎上生發了寫經體楷書、楷隸、漆書等?!皶鼉仁坟撍鬃恕?、“華山片石是吾師”金農開始脫離二王系統轉向師法金石碑版。這在當時來看是一種前衛的思想。金農的這種天資還表現在他在書法上的廣收博取。他開掘古代書法中的倒薤筆法,吸取飛白用筆中的掃刷,并且能大膽地臥筆作書,留心于刻工的木板字體,并將整潔、光滑、裝飾化的用筆特征引用到書法創作上來。金農以開闊的視野從古代傳統中開拓出全新的筆法,創造出前無古人的全新面目。

          金農  墨說蜀人景煥立軸  紙本墨筆  揚州博物館藏金農  墨說蜀人景煥立軸  紙本墨筆  揚州博物館藏

            當然這種有天資的書家畢竟是少數。開闊的視野和超前的意識往往帶來書風的革新。然而在書史上大多數的書家都循規蹈矩,甚至泥古不化,書法面貌中往往沒有自我的體現。這樣的書家也能對書法的技法掌握精熟,得到時人的稱贊,但是終究在書史上被逐漸隱沒。正如張懷瓘在《書議》中所言:“善學者乃學之于造化,異類而求之,固不取乎原本,而各逞其自然?!辈簧茖W者終不能造化。北宋書家薛紹彭便是如此。薛氏善楷、行草書,純以王羲之為宗。在當時亦有書名,與米芾并稱“米薛”。但由于薛氏過于偏愛王羲之書,故難免被狹窄的眼界所限。所以張丑在《清河書畫舫》評其書:“法度森嚴,變化較少,品在海岳翁下?!奔毦科溆?,還是天資所限。我們知道書法因書家的天資而顯靈秀,但倘若一味強調天資而不重視習書過程中的用功則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p>

            學尚浩淵:書法因用功而有體格

            一個書家的稟性與天資可以賦予書法新的審美趣味與面貌,但是學習的用功則是書法得以有規矩體格的基本保障。孫過庭在《書譜》里云:“心不忘精,手不忘熟,規矩諳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筆后,瀟灑流落,翰逸神飛?!睍▽W習只有保持對美的不斷追求和對基本規范的熟練才能“瀟灑流落”,得意忘形。在習書過程中書家的這種“功夫”在審美上表現為對古人經典審美的不斷追求,即學古用功。在形式上表現為對基本的用筆操作嫻熟有致,即法度森嚴。因此,書法的用功是個人的天資所不能替代的。這種用功也是由書法藝術深厚的傳統所決定的。

          明  董其昌  楷書  崔子玉座右銘軸  紙本   132.5×53.5cm  上海博物館藏明  董其昌  楷書  崔子玉座右銘軸  紙本   132.5×53.5cm  上海博物館藏

            書家的自我面貌的形成是離不開功夫的,而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張伯英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才能用筆精熟,將章草的發展由質樸推向精美,使書法成為更加純粹的藝術,人稱“草圣”;由陳入隋的書家智永,相傳閉居閣樓數十年而不下,潛心書法,有“退筆?!?、“鐵門限”的故事,因此蘇軾評其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致,反造疏淡”??傊?,書家的功夫是書風成熟必不可少的因素。

            資學并進:“天然”與“功夫”的辯證統一及意義

            (一)“天然”與“功夫”的辯證統一

            書法中的“天然”是書家情性、學養的自然流露,是書家獨有的稟賦。這種“天然”表現在書法上即書風的革新與創變,它體現了一個書家的創造力和自我意識。另一方面,所謂的“功夫”是書家對書法基本法則的把握?!肮Ψ颉笔怯蓵ǖ膫鹘y所決定的,也是書法基本體格的表現。倘若一味地追求“天然”而漠視“功夫”,書法則會信筆為體,流于野俗。反之,只是盲目地臨仿古人,忽視“天資”,不求創變,書法則會泥古不化,失去自我。因此,“天然”與“功夫”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

          東晉  王羲之   十七帖拓本  26×456cm  七十帖東晉  王羲之   十七帖拓本  26×456cm  七十帖

            “天然”與“功夫”的統一才是書家形成自我風貌的關鍵。董其昌在書法上極為用功。他廣采博收,轉益多師。如鐘繇各帖、王羲之《蘭亭》、《官奴》諸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志》、褚遂良、顏真卿、懷素以及蘇黃等古代名家法書,無不臨仿。其中有些作品他甚至反復摹寫,認真取長補短。其81歲時所臨的《閣帖》都一絲不茍。不僅如此,他還追求法書真跡的鑒賞,結交書畫收藏家,可謂用心良苦。董其昌曾言道:“蓋漸修頓證,非一朝夕,假令當時能致之,不經苦心懸念,未必契真”,所謂“漸修”的過程其實就是書法用功的過程,在這里我們能看到董其昌在書法上的“功夫”。

            “熟后求生”即是天然與功夫的最好注解。正如董其昌所言“字須熟后生”,這里的“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學古的過程,即“功夫”,也是“漸修”。這里的“生”則是書家的自我體現,也是由書家的“天資”所決定的,是“必由天骨,非鉆仰之力、澄練之功所可強入?!笨傊?,沒有“功夫”的“天然”則書法缺乏體格,而失去“天然”的“功夫”則缺少靈秀?!疤烊弧迸c“功夫”的關系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正如明代項穆《書法雅言》所言:“資學兼長,神融筆暢?!?/p>

          臨王羲之《伏想清和帖》軸   草書臨王羲之《伏想清和帖》軸   草書

            (二)“天然”與“功夫”的學書啟示

            元代虞集在《道園學古錄》言:“書法甚難。有得力于天資,有得力于學力。天資高而學力到,未有不精奧而神化者也?!贝_實如此,在書法藝術當中的“天然”表現為一個書家在書法創作上的創造力。這與書家天資稟賦以及自身的修養氣度相關,是一種不經雕琢而得以自然流露出?!肮Ψ颉眲t呈現于作品之中的書家對于結體、筆畫、章法等技巧的掌握與實踐,這種“功夫”是需要書家刻苦錘煉自己的技法,也是書法中“形”的依托。只有將“天然”與“功夫”結合起來,才能使書法作品形神具備。

          明  徐渭《墓表賦》 紙本墨筆 163.7x4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  徐渭《墓表賦》 紙本墨筆 163.7x4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是一個“尚法”的時代。唐楷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絕后的,不僅出現了很多的唐楷大家,而且出現了一批論述書法技法的書論,如歐陽詢的《三十六法》、《八決》等等,都對書法的點畫和間架結構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這樣雖然會保障初學者的掌握書法的基本范式,但是對點畫結構完美無缺的追求其實是以犧牲書家的“天然”為代價的,用筆的程式化會出現千篇一律的書法作品,這樣的作品往往需要書家下極大的“功夫”才能把握。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很多書家泥古不化,書法缺乏生機。在后來的“臺閣體”“館閣體”書風也是如此,書法倘若失去了“天然”的流露則會毫無生機。因此,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尤其是法度嚴謹的作品時,“功夫”固然重要,但不能失去“天然”。

            “天資”與“功夫”在書法當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相輔相成,也正是這兩方面構成了我們當下的學書態度即“功夫”與“天然”并舉,資學兼重,斯為至理!


          相關推薦

          • 謳歌新時代——書畫名家作品展激情亮相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每個人都了不起!”看似平實無華的話,卻道出了許多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心聲。2021年春天來了,中國書畫導航網書畫家們滿懷激情、欣喜、自豪、謳歌新時代,以書畫作品祝福祖國明天...

          • 曠代草圣于右任書法展暨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1年3月18日,為紀念國家文物局頒布書畫作品限制出境20周年,由榮寶齋畫院、于右任國際書法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曠代草圣于右任書法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榮寶齋畫院隆重舉行。國家文物局于2001年頒發《一九四九...

          • 張仃焦墨畫“離騷”——讀《巨木贊》

             來源:收藏雜志  1981年9月下旬的一天,張仃采風來到新疆南部戈壁灘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胡楊林(現叫“神木園”,已成為著名旅游景點)。面對眼前的奇景異象,畫家心潮澎湃,不能自已,無以名狀的靈魂顫動,后來記...

          • 齊白石早年畫的螃蟹什么樣?

            來源:北京畫院  蟹 齊白石 北京畫院藏  紙本墨筆 軸 134cm ×33cm 無年款  題款:幾時休息。白石山翁并題四字?! ♀j?。耗救耍ㄖ煳模┌资蹋ò孜模 ∥覀兌家咽熘R白石畫蟹一絕,可與他的蝦相媲美,他三...

          • 書法學習創作需要什么

            來源:美術報  在中國人看來,書法不僅僅是寫字而已,更是深蘊著民族歷史凝成的文化精神和哲理內涵,熊秉明先生曾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正是體現了這種思想?! ∪欢?,在書法學習、創作的過程中,...

          • 北京畫院藏《三陽開泰圖》研究

            來源:北京畫院  北京畫院藏《三陽開泰圖》,立軸,絹本設色,縱106厘米,橫52厘米,“蘇漢臣”款,無年款,鈐印三:“漢臣”(朱文)、“趙”(朱文)、“皇十一子”(朱文),花押一?! ‘嬅嫔厦枥L童子二,山羊...

          • 坐看云起時 國家級技能大師夏瑛的變與不變

              與夏瑛本人的低調謙和如出一轍,我們第一次約訪的地點,是在他由車庫和地下室改造的工作室里。伴隨著爽朗的一聲應答,夏瑛繞過一座座由古畫摹本典籍堆砌的小山和一只慵懶的貓,來到門前迎賓入座?! ○B貓、學習...

          • 第27屆華夏園丁大聯歡,韓寧寧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

            3月26日,以“華夏師說•蜀韻天府”為主題的第27屆華夏園丁大聯歡活動在成都開幕。韓寧寧老師受澳門中華教育會邀請參加此次活動,并在開幕儀式上贈送親筆題寫的賀詞?;鞔耗嘧o綠李甘當人梯架金橋行穩致遠華夏園丁大...

          • 青海省美協主席王筱麗涉嫌抄襲畫作停職檢查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3月30日,新京報記者從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獲悉,經省文聯黨組研究決定,對青海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筱麗作出“停職檢查”的處理。此前,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青海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筱麗...

          • 郭洪龍書畫藝術欣賞

            郭洪龍字祥云,號臥龍居士。1963年生于河北館陶,自幼酷愛書畫藝術。1976年拜中國書畫名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蜚聲海內外的狂草人物畫家汪易揚為師,被收為入室弟子,學習書畫和制陶藝術。1984年入中央美院所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