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書法繪畫

          香茶難消憂國淚,閑談未敢念祖恩——《茶余閑談》我見一二

          書法繪畫 書法繪畫 2025-05-16 17:19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悲憤的河流/這無止境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林間無比溫柔的黎明。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因為愛,所以憂患。因為愛的深切,茶余閑談不再是輕松的休閑文字,而是凝重的表達。

          香茶難消憂國淚,《茶余閑談》一書,以一己之文字,感國民精神之痛,詠文化之哀,字里行間全是拳拳的赤子之心。捧讀之余最感動人心!端坐在美國的公寓,翻開金京模老師這本《茶余閑談》,深沉的憂患和家國的關懷撲面而來。字里行間跳躍的是“喚醒民眾,拯救家國”的脈搏。他為這本書定下了調子:“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中華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民族力量的源泉。中國人富起來了,我們不想成為暴發戶的形象,就該去談文化;要談中華文化的傳承;要樹起對中華文化的執著;對中華文化的擔當;對中華文化的自覺,對中華文化的尊重?!?/p>

          書中開篇說茶就給了我耳目一新的印象。作者用文字細致描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品茶這種較為優雅和閑適的藝術享受。雅士們飲茶都有個說詞:一曰“焚香除妄念”,指的是點燃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二曰“冰心去風塵”,就是用開水再燙一遍本來就干凈的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三曰“玉壺養太和”,把開水預先倒入瓷壺中,使水溫降至80度左右;四曰“清宮迎佳人”是用茶匙把茶葉投放到杯中;五曰“甘露潤蓮心”是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其后曰 “鳳凰三點頭”“望玉沉清江”“觀音捧玉瓶”“春波展旗槍”“慧心悟茶香”“淡中品致味”,最后才是自斟樂無窮,說獨品得神,對品得趣,眾品得慧。書中的一行行字,仿佛讓我聽到了茶馬古道被歷史滾滾車輪碾壓后,發出的清脆聲音,讓我從書中得以窺見雅茶文化全貌。

          金京模老師絕非史學巨擘,但他筆下別有一種魔力,他讓我們感受到歷史呼嘯而來的氣勢。在金老師筆下,歷史就有了生命,不再是遙遠而蒼白的。歷史是由我們人類一點一滴所創造的,而書寫歷史就是回顧歷史,讓已經泯滅的歷史,借由書中的描寫再次生動起來。他對文化傳承的深刻反思振聾發聵。書中提到:”與日本茶道相比,我們在飲茶品茶時應當具備的感悟的思想空間少之又少,僅剩下的那點空間也被時代的巨浪打得浪花散盡,何從談起獨品得神,對品得趣,眾品得慧。我認識一位女士,正是青春年華車載古書,手卷千書,立志弘揚中國茶文化??墒俏艺嫣嫠龘?,纖細的身體能否扛得住時代風浪,在風云中扎下根發芽生枝葉茂結果。那么我們與不產茶的英國相比又有什么區別呢?!?/p>

          據記載,英國是茶葉進口第一大國,英國人平均年消費茶葉的數量是2-3公斤,是中國人均消費量的5-6倍。英國人不像我們,談茶文化就提到4700年前的神農時代,是否有實證那又是另一回事??墒亲穯柕斤嫴枋欠癯蔀榧彝ケ貍涞娘嬃?,飲茶是否成了生活的必需時,答復是不自信、模糊。英國則不,英國只有短短幾百年的飲茶歷史,茶文化已經形成氣候和獨特風格。由美味點心、精致的茶器、品茶組成的英國下午茶,“茶”是絕對的主角。而美國的波士頓傾茶事件足以證明了當時英國下午茶的文化入侵的本質。金老師以他獨到的文化視角寫下了茶文化中雖不濃重,卻絕不清淡的一筆。

          全書貫穿其間的就是“以人為目標的現代性”,從繼承人道關懷的傳統到人性的覺醒,這都是中國文化的使命。當你翻開這本書,春天氣息撲面而來,分分鐘被生命萌動的文字迷醉,每一句都是文字享受;卻又能看見一個涅槃的靈魂在熊熊燃燒,飽含對生命、自由與藝術的深刻思考。

          談到中國畫,書中寫道:我們每一位“中國畫”畫家應該牢記,畫什么?怎么畫?必須自個掂量。藝術發展到了今天,早已不再是畫個小魚小蝦竹梅菊蘭這種雕蟲小技。也不是寫幾個字的書法來陶冶情操。我們在接受藝術作品的過程中,經過欣賞、嘗試、領略、聯想能產生喜悅的快感,創作的動力來自于這種心情,而不是來自于腐朽的古人的技巧中。我們要認識到大自然和人體之美無處不在,可是“中國畫”家們眼睛所接觸的只是古人的作品,他們只能臨摹這些作品,不久只能臨摹臨本的臨本。輾轉相傳越來越間接,每一代人都和原來的模型遠離一步,作品不再有個人的思想、個人的情感,都成了一架印版式的機器,遠離了大自然和人,“作品”中充滿著變態的、主觀意識造出來的丑陋的形體。中國畫到了這個地步,真是病入膏肓,行將就木。

          筆者以其高超的紀實手法、犀利的見解、恰到好處的幽默感讓每個愛好中國文化的人都無法拒絕這豐富的思想盛宴。作為地質學家和畫家的他,用飽滿的激情和豐富的文學技巧,展示了繪畫與時代的關系。

          藝術應當走在社會的前沿,要成為關注當下社會政治、經濟、民生的綜合性、多維度的復合體。他一針見血指出:畫家們還在故人堆里翻找出路,那基本上把自己納入傳統的手藝人范疇,與藝術沒有什么關系。他們的作品不是涂鴉式就是裝飾畫,這是畫家們沒能從古人的禁錮圈中走出來,對“畫”的創作沒有激情的源泉,始終活在一潭死水中,所以作品很呆板,千人一幅畫,千篇一律人類文化史證明,一切藝術宗派都是在忘掉正確的模仿,拋棄活的模型的時候將衰落。

          書中不乏直言: 我們一定要牢記一個人沒有精神站立不起來,一個民族沒有精神強大不起來,這種精神就是中華文化。 通過文化的剖析,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決定國家命運的不是什么GDP,也不是什么武器。而是國內矛盾的完善解決與高素質的國民精神。這本書讓我最為欣賞是,整本書都用十分細微的筆觸,將中國文化的元素講述的詳實無比,也最為真實地還原五千年中華歷史為根基的中國人的生活情趣。筆者堅信,文化是一座大廈,只能下天大的決心把每塊基礎磚修好,那么中華大廈才不會坍塌。

          眾所周知,自“五四”新文化運動、“文化革命”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橫行而來的西方文化頂替,而且其殘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過程進一步掃蕩,等到中國傳統文化所剩無幾時我們還能稱得上中國人嗎?隨著巨額資本的社會注入,人們都在追求金錢及物質享受,歌、舞乃至寫作都要與經濟利益掛鉤,本應得到大發展的中華文化卻被冷凍、被遺棄,甚至被毀壞。

          當今到處都是“專家”們打著文化的旗子,大講特講雜七雜八的生存法則,收取巨額的聽課費,這些人個個把自己打扮成油頭粉面,以智者出現在公眾面前,完全喪失掉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禮義廉恥??上У氖钱斀裰袊怂刭|很差,到國外中國旅游團經常席卷自助餐、集體插隊、大聲喧嘩、目無旁人。談到教育,中國教育教知識不教做人,中國教育教知識不教方法?,F代教育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知識教育上,而做人的道理、道德品德教育和做事能力技能的培養等方面缺失嚴重或可以說幾乎沒有,而且教育本身成為暴利行業之一。今日中國大學生,尤其是大學教師“人文素質”之低下,真讓人觸目驚心。這不完全是大學院墻內的教育問題,而是百年革命給后人帶來的效應。我們不從根子上剖析問題,很難找出正確的出路。要知道,我們盼望的日子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沒有防盜鐵門,沒有高大圍墻,沒有保安的生活環境。

          金老師自有連著中國國民筋骨的血肉感情,和魯迅先生一樣的犀利。他總結道:從書中這些活生生的例子看,中國國民的自我陶醉思想很重,我們應該再忍一忍,忍到解決了貧富兩極分化和形成了能夠感召世界的道義精神之后,在解決了有毒食品之后,在解決了假酒假藥之后,在民宅拆除了防盜門防盜窗之后,在學生上學放學不再用家長接送之后,至少是等到我們國家統一之后,等到全國人民平等地受教育、享受醫保、住房保障、公平地就業之后等到那個時候,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向世界宣布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民。不拆除民宅的防盜護欄之前我們要做的事情依然多,千萬不能自我沉醉于無知的境界里。 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件件事情都關系到我們民族的興旺。

          書中推崇道,人必須改善自身,而改善自身的工作依然是文化的責任。優秀的文化效力于開啟明智,重鑄民魂,或者干脆叫改造國民性。到了現在,依然是一個重要的題目?!皼]有自由、真誠、信仰和幽默滋潤的民族,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痹谶@樣的歷史進程中,中國終于成長為一個大國的“胚子”,并且向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都知道,這種思維是一種偉大的愿望,它需要科技、體制、個體素質因素外,“文化”是最根本的要素??匆粋€文化是不是活著,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還能打動活著的人們?也要看實際生活和歷史進程是否有呼應?所幸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會結構還存在,我們通過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精神在民間,這就是大國崛起的基礎,這種精神堅如磐石!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社會土壤——以孝為先的中國家族文化是偉大而神圣的!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千世界?!恫栌嚅e談》是裝進口袋的治愈與哲思,滿足了每個文化愛好者的光榮和夢想?!恫栌嚅e談》是國際社會讀懂中國的一把新鑰匙。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提到:“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就不戰而勝了?!?中國人該覺醒,找回丟棄的信仰,有信仰的人看來,信仰都具有神圣性。這種神圣性使信者嚴以自律,使信者的思想具有很高的社會意義。過去我們常提到大海航行靠舵手,我們失去了信仰使人生變得迷惘彷徨,了無生趣。 一個古老國家的文化,能激起一代中國年輕人的共鳴,那是因為我們也有夢想,而且向往光榮。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多次闡述中國夢,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中國共產黨革命斗爭的戰斗力來自官兵平等、軍民一家親,新中國的建設熱情來自勞動人民當家作主。這就是中國文化信仰。信仰左右人的一生:人生目標的確立;奮斗歷程的把握;精神境界的陶冶;馭挫勇氣的養成;道德魅力的塑造;身心關系的調整;人我關系的處理;樂觀情趣的培養;緊張情緒的疏解等,都離不開正確的信仰。

          這本書屬于每個熱愛文化、關心國家命運的人,從書中來解讀中國這個文明古國曾經遭受過的苦難與奮斗的歷程,以及這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能夠讓我們重新找到安放理想的角落、滋養靈感的土壤,以及一段不被定義的人生。愿你在這本書中看見更遼闊的風景,也在其中找到追尋夢想的方式。時光不可能倒流,我們也不能回到往昔歲月。就讓我們珍惜當下,奮勇向前,逆水行舟,在中國文化的寶庫汲取動力和營養,不論結果如何都應忠實于內心。堅持真理,就是對國家最大的奉獻。

          我想說,有一種超脫,叫《茶余閑談》;有一種高逸,叫《茶余閑談》;有一種歡喜,叫《茶余閑談》。(撰稿人 師帥)

          師帥,祖籍湖南長沙,國際法律師、專欄作家,美國華盛頓作家協會會員,現擔任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副會長。熱愛寫作,用心記錄海外華人生活和思想情感,傳遞美好情感。出版散文詩、文藝評論、傳記文學等作品二十余種,百萬余字,在《人民日報》、《中國詩刊》、 《國際日報》多次獲獎。翻譯作品美國法學名著《風險與理性》、《如法所能》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入選“中美元首法律交流計劃”圖書獎,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館作為專家庫文獻收藏,獲得海內外讀者廣泛好評。

          (圖為筆者參加中國駐美大使館文化活動留影)

          《茶余閑談》作者金京模先生

          昆侖山人簡介

          金京模(昆侖山人),1940年3月20日出生于長白山東麓龍井。童年隨父母、姐姐在抗日義勇軍中成長。1958年參加地質工作,從此與山結了一輩子的緣。

          1979年出版《野外地質素描》(合編 地質出版社出版)

          1979年出版50余萬字長篇小說《青山之鷹》(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出版41萬字的《地貌圖說》(科學出版社出版)

          2000年-2019年,完成了2000多幅中國畫作品;10余幅長卷作品;朝鮮、韓國三千里江山巨幅系列作品;世界最大的中國畫作品<中華江山圖>;400米長卷<絲路歷史長河圖>等一系列作品

          2018年完成了30余萬字的自傳體小說《瀚海孤影》

          2019年-2024年,完成28萬字《茶余閑談》

          2023年12月16日在京舉辦著名地質科學藝術家金京?!敖綌垊佟崩L畫精品展暨藝術研討會

          2300米長,3.6米寬《中華江山圖》開篇(請將手機逆時針旋轉90度觀看)

          2300米長,3.6米寬《中華江山圖》結尾(請將手機逆時針旋轉90度觀看)




          相關推薦

          • 謳歌新時代——書畫名家作品展激情亮相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每個人都了不起!”看似平實無華的話,卻道出了許多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心聲。2021年春天來了,中國書畫導航網書畫家們滿懷激情、欣喜、自豪、謳歌新時代,以書畫作品祝福祖國明天...

          • 曠代草圣于右任書法展暨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1年3月18日,為紀念國家文物局頒布書畫作品限制出境20周年,由榮寶齋畫院、于右任國際書法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曠代草圣于右任書法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榮寶齋畫院隆重舉行。國家文物局于2001年頒發《一九四九...

          • 張仃焦墨畫“離騷”——讀《巨木贊》

             來源:收藏雜志  1981年9月下旬的一天,張仃采風來到新疆南部戈壁灘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胡楊林(現叫“神木園”,已成為著名旅游景點)。面對眼前的奇景異象,畫家心潮澎湃,不能自已,無以名狀的靈魂顫動,后來記...

          • 齊白石早年畫的螃蟹什么樣?

            來源:北京畫院  蟹 齊白石 北京畫院藏  紙本墨筆 軸 134cm ×33cm 無年款  題款:幾時休息。白石山翁并題四字?! ♀j?。耗救耍ㄖ煳模┌资蹋ò孜模 ∥覀兌家咽熘R白石畫蟹一絕,可與他的蝦相媲美,他三...

          • 書法學習創作需要什么

            來源:美術報  在中國人看來,書法不僅僅是寫字而已,更是深蘊著民族歷史凝成的文化精神和哲理內涵,熊秉明先生曾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正是體現了這種思想?! ∪欢?,在書法學習、創作的過程中,...

          • 北京畫院藏《三陽開泰圖》研究

            來源:北京畫院  北京畫院藏《三陽開泰圖》,立軸,絹本設色,縱106厘米,橫52厘米,“蘇漢臣”款,無年款,鈐印三:“漢臣”(朱文)、“趙”(朱文)、“皇十一子”(朱文),花押一?! ‘嬅嫔厦枥L童子二,山羊...

          • 坐看云起時 國家級技能大師夏瑛的變與不變

              與夏瑛本人的低調謙和如出一轍,我們第一次約訪的地點,是在他由車庫和地下室改造的工作室里。伴隨著爽朗的一聲應答,夏瑛繞過一座座由古畫摹本典籍堆砌的小山和一只慵懶的貓,來到門前迎賓入座?! ○B貓、學習...

          • 第27屆華夏園丁大聯歡,韓寧寧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

            3月26日,以“華夏師說•蜀韻天府”為主題的第27屆華夏園丁大聯歡活動在成都開幕。韓寧寧老師受澳門中華教育會邀請參加此次活動,并在開幕儀式上贈送親筆題寫的賀詞?;鞔耗嘧o綠李甘當人梯架金橋行穩致遠華夏園丁大...

          • 青海省美協主席王筱麗涉嫌抄襲畫作停職檢查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3月30日,新京報記者從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獲悉,經省文聯黨組研究決定,對青海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筱麗作出“停職檢查”的處理。此前,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青海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筱麗...

          • 郭洪龍書畫藝術欣賞

            郭洪龍字祥云,號臥龍居士。1963年生于河北館陶,自幼酷愛書畫藝術。1976年拜中國書畫名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蜚聲海內外的狂草人物畫家汪易揚為師,被收為入室弟子,學習書畫和制陶藝術。1984年入中央美院所屬中國...